德扑之星·(中国)首页德扑之星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进展

返回列表
知识分享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13日
关注企业公众号:
  • 司南导航www.zhuoshuomaoyi.com:遥感技术应用于洪涝灾害监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1973年美国利用陆地卫星监测密西西比河的长距离泛滥,取得良好效果。我国洪涝灾害遥感监测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水利部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利用地球资源卫星影像调查了发生在三江平原挠力河的洪水,成功获取了受淹面积和河道变化的信息。其后,“七五”期间,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国家气象局等部门合作,先后在永定河下游、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河段和洞庭湖区以及淮河干流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遥感应用试验,并首次建立了面向洪涝灾害监测的全天候和准实时航空遥感系统。

  • 洪涝

  • 继防汛遥感应用试验之后,国家“八五”重大科技攻关和“863高技术”计划又共同支持了全天候实时航空遥感系统的研制。该系统的总体设计采用机—星—地模式,由航空遥感平台分系统、雷达实时成像分系统、航空卫星通信分系统以及地面图像信息处理分系统组成,实现了全天候工作、图像实时传输、机动灵活应用、大面积覆盖以及灾情评估等功能。

  • “九五”期间,科技部国家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综合应用研究”列入“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的建立”课题,按业务化和实用化的要求,开展水旱灾害遥感监测与评估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初步建成了以水旱灾害为重点的业务运行系统,使我国洪涝灾害应急反应能力、灾情信息快速提取能力和速报能力均大大提高。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特大洪水灾害中,遥感技术首次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 “十一五”期间,航空航天遥感大量投入实际应用中,无人机和国产北斗导航系统多次为救灾应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国家减灾中心等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和航空遥感数据,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实物量监测业务体系,并取得了重大成果。依托“天—地—现场”一体化业务平台,初步建立重、特大自然灾害范围监测和损失评估的技术方法,圆满完成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舟曲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评估工作。

  • “十二五”期间,“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全面实施,高分系列卫星的升空,尤其是高分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明显改善了我国洪涝灾害监测对国外雷达卫星的依赖,基于我国自主高分系列卫星数据的洪涝灾害监测研究大量涌现。进入“十三五”后,随着无人机技术成熟,无人机在洪涝灾害应急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无人机组网遥感观测以及空天地协同应急观测受到更广泛重视。

  • 洪涝灾害遥感监测由20世纪80年代的防汛遥感试验,到 90年代的应用推广,再到21世纪初步实现业务化,如今进入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阶段。在此期间,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洪涝灾害监测中,如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洪水、2000年西藏易贡山特大滑坡、2003年及2007年淮河流域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2013年黑龙江流域洪水、2016年及2020年长江中下游洪水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 司南导航官网www.zhuoshuomaoyi.com

  •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德扑之星。

  • 2.涉及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 3.本文章内容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德扑之星立即删除。

您无权下载
您没有权限
德扑之星